“翠蝉金雀”的出处是哪里
嘿!「翠蝉金雀」这词儿听着像宋代美妆博主推荐的发饰?其实出自朱敦儒的《点绛唇》,但别急着划走——这可不是带货文案!
问题来了:古人写分手后为啥总爱扯首饰?比如李清照「日晚倦梳头」,朱敦儒偏说「别后新梳掠」,翠蝉金雀一戴,是赌气「老娘过得更好」还是强撑体面?你看,宋朝文人的emo都透着凡尔赛,分手后连发簪都要卷。
答案藏在历史夹缝里:宋代商品经济起飞,首饰成了阶级符号。就像今天有人分手后晒豪车,朱敦儒用「翠蝉金雀」暗戳戳对比——你走了,但姐的精致生活还在继续!下次读宋词,不妨当成古代朋友圈,你会发现:人类的情感套路,千年都没换过剧本。
(悄悄问:要是用奶茶代指失恋,现代版《点绛唇》会不会是「珍珠椰果,别后全糖加」?)
“翠蝉金雀”出自宋代朱敦儒的《点绛唇》。
“翠蝉金雀”全诗
《点绛唇》
宋代 朱敦儒
客梦初回,卧听吴语开帆索。
护霜云薄。
淡淡芙蓉落。
画舫无情,人去天涯角。
思量著。
翠蝉金雀。
别后新梳掠。
作者简介(朱敦儒)
朱敦儒 (1081-1159),字希真,洛阳人。历兵部郎中、临安府通判、秘书郎、都官员外郎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,致仕,居嘉禾。绍兴二十九年(1159)卒。有词三卷,名《樵歌》。朱敦儒获得“词俊”之名,与“诗俊”陈与义等并称为“洛中八俊” (楼钥《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