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丹心射碧空”的出处是哪里
哎,这句诗“丹心射碧空”,听着就挺燃的,是不是?出自南宋大英雄文天祥的《自叹》,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子慷慨与忠诚。话说,这“丹心”可不是简单的“忠心耿耿”,而是把心掏出来射向天空的气势,想想都热血沸腾。
问题是,现代社会还有这种“丹心”存在的意义吗?职场上天天喊着“忠心”,会不会显得太老套了?别急,咱们先看看文天祥是怎么“射”出这颗丹心的。他在元军大营谈判被抓,坐牢三年多,愣是不屈不挠,最后从容就义,临刑前还在写诗,这毅力,啧啧。
其实,“丹心射碧空”不是要你死心眼地 blindly follow,而是要有自己的坚守。就像现在职场上,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原则,该坚持的坚持,该妥协的妥协。关键是,你的心是真诚的,对吧?对国家、对信念、对理想,这种精神永远不过时。
再说回来,这诗不仅仅是文天祥的自白,更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那一团不灭的火焰。你呢?你的“丹心”又是什么呢?是追求自由?还是捍卫真理?或者是简单地做个正直的人?反正,这颗心得亮得能让天空都为之震撼才行啊!
“丹心射碧空”出自宋代文天祥的《自叹》。
“丹心射碧空”全诗
《自叹》
宋代 文天祥
可怜大流落,白发鲁连翁。
每夜瞻南斗,连年坐北风。
三生遭际处,一死笑谈中。
赢得千年在,丹心射碧空。
作者简介(文天祥)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光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